證實豚鼠能被口蹄疫病毒試驗性感染,豚鼠的病損類似于自然易感動物。此外,可用于疫苗檢驗,制備高免血清學試驗。1951年Skinner發現,吮乳小鼠(乳鼠)接種病毒后也能被感染,并在滴定病毒時與牛一樣靈敏。口蹄疫實驗動物模型的建立,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,直至今日有些實驗室還用其分離病毒和進行疫苗效力試驗。
附:口蹄疫疫苗安全性檢驗規程
a. 皮下接種豚鼠和小鼠,每只豚鼠皮下注射2 ml,每只小鼠皮下注射0.5 ml,接種后觀察7 d,應不出現口蹄疫癥狀和因注射疫苗引起的毒性反應。
b. 對仔豬口蹄疫滅活疫苗,除按照a步驟檢驗外,還應取抗體檢測陰性的30~40日齡仔豬2頭,每頭仔豬耳根后接種疫苗2頭份,觀察14 d,應不出現口蹄疫癥狀和因注射疫苗引起的毒性反應。
c. 對于牛羊口蹄疫滅活疫苗,除接a步驟檢驗外,取抗體檢測陰性6月齡以上牛3頭,每頭牛舌面皮內注射疫苗20個點,每點0.1 ml,7d后頸部再注射疫苗3頭份(6 ml)觀察10 d,接種牛不得出現口蹄疫癥狀或因注射疫苗引起的毒性反應。